close
借助現代科技手段 科學家算出UFO飛行高度速度

來源:中國經濟網

2007年7月23日





柳書節

昨日,科學家在“2007全國UFO科學論壇”上通報說,借助現代科技

手段,我國專家首次成功破解一起疑似UFO事件的成因,從而將UFO

研究引入到科學半定量分析時代。


UFO高度和速度可算出了

在公眾眼裏,UFO飛得高,跑得快,別說是計算速度,就是估測高度

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昨日,在UFO科學論壇上,南京紫金山天文臺

研究員王思潮向大會宣佈,他已成功計算出多例U鄄FO飛行的速度和

高度。

通過天文演演算法,王思潮研究員計算出,1981年7月24日,出現在

青海德令哈上空的UFO,飛行高度為650±10公里,運動速度為1.6±0.3

公里/秒,比第一宇宙速度7.9公里/秒低;1995年7月26日晚的扇狀UFO

飛行高度為1460±60公里,飛行速度為0.29±0.05公里/秒,也低於第一

宇宙速度。

據王思潮介紹,為了計算出以上兩例UFO飛行的高度和速度,他先後

選擇38份目擊報告和26份品質比較高的科學調查,明確了UFO與地面

相對應的多個“落點”,再通過距離、夾角和高度之間的關係,用球

面天文法,就可以計算出UFO的飛行高度、飛行方向、飛行速度和“

星下點”位置,最後得出的參數,再用目擊報告進行驗證。


UFO事件發生已被成功預報兩次

神秘的UFO也能預報?昨日,記者從UFO科學論壇會上獲悉,到目前

為止,我國科學家已成功預報了兩起UFO事件的發生。預測者是雲南

省天文臺UFO研究專家張周生和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。

1977年7月26日晚上,在雲南省天文臺工作的張周生和往常一樣進行


著例行的巡天觀察。突然,他看到一個視直徑達5度的大型螺旋狀發

光體從星空緩緩飛過,整個過程歷時5分鐘。這次漩渦星雲的壯觀天

象(即:螺旋狀UFO)吸引了張周生,他開始對這一現象進行調查研究



1980年初,張周生提出了此種螺旋狀飛行體的天文成因假設:即該現

象是類似彗星的流星體在穿經地球磁場時,其上的等離子體和地球物

理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種特殊天文現象。根據這一理論,1981年

6月上旬,張周生預測當年7月24-29日螺旋狀飛行體將再度出現。結果

7月24日螺旋狀飛行體如期出現,其運動特徵也與預先設想的極其相

符。

無獨有偶,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王思潮研究員也成功預報過一起UFO事

件。王思潮通過對近三十年來重大UFO事件發生時間進行研究後發現

,一種螺旋狀發光的UFO出現似乎存在一定規律,其中7月26日這一

天,我國發生過3起重大UFO事件。

王思潮說,還有一種扇狀和環狀發光UFO偏愛下半年出現,以5-10月

為主,最喜末尾是2、7的年份,於是,2001年4月,他大膽對外界宣佈

這種UFO現象將會在2002年再次發生。果然,2002年6月30日和8月28日

晚,這種神秘發光物先後出現兩次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眭澔平 的頭像
    眭澔平

    眭澔平神秘世界部落格

    眭澔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